發布日期:2024-07-11 10:34 瀏覽次數: 次
先講個故事,這個故事小編我看了好多次,它深深的影響了我,今天讓小編我來給你講講為什么經商之道也是適合醫院管理的。
80年代,某個在世人面前不起眼的人在天津開個一家經營五金機電的小公司,憑著一盒螺絲釘也要送貨上門的精神,慢慢越做越大。 他公司的客戶基本都是批發商,慢慢被養懶了,當員工送貨上門時,還要幫他們把貨擺上貨架,甚至直接讓員工把貨送給用戶,也就是說,這些批發商根本不用做什么,直接賺取差價。公司的員工對此很有意見,但他卻說:客戶越懶,咱們越有飯吃。 有一次,一個員工又被批發商指派直接給用戶送貨,他計上心來,拿出名片給客戶說,要不以后你直接從我這兒進貨吧,省去批發商的環節,價格肯定更便宜,對方一聽很高興,兩人一拍即合。 員工興高采烈的把這件事報告了他,可萬萬沒想到得到的不是表揚,卻是一頓臭罵,還明確說以后誰也不許做這種事!大家非常不理解,他說:如果天下的錢都讓你賺走了,別人都沒錢了,你還賺誰的錢? 這就是他的經營理念--不吃全魚。2012年,天津文光集團年營業額過5億,有1000多名員工。 不吃全魚,不僅是經商之道,更是醫院管理之道。
現在大部份醫院的管理者都是想把自己的醫院搞的很高大上,恨不得想把所有的錢都往自己的口袋上放,于是就拼了命的把醫院弄的烏煙瘴氣的,甚至是比之前更不好了,而忽略了醫院管理原來的本質。有人說:財富如水,一杯水,你可以獨享;一桶水,你可以放在家中;但如果是一條河,你就要學習與人分享。醫院管理亦是如此! 在我們的生活中,有許多相反的例子,有些人想吃全魚,結果連蝦米也丟了。醫院管理承接患者與醫院,這中間有非常復雜的流程和關系需要協調,但有些患者,只看到非常簡單的結果:來了,看了病就走。 眾做周知,資金、人才、技術是驅動企業發展的三駕馬車,但其實這三者并不是一個企業生死攸關的問題,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引進的,而管理與服務卻是不可照搬引進的。沒有管理,人才、技術和資金就不能形成合力,沒有管理就沒有方向,沒有管理,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服務。 管理是一門科學,管理模式可以說是企業文化的精華,管理藝術是世界上精妙絕倫的藝術,不分社會制度沒有國界,誰掌握了這門科學,誰就能出成果、創效益。自從我國進入WTO,管理越來越有魅力,愈顯重要。對于醫院來說,雖然技術支撐著醫院的命門,但管理和服務卻關系著醫院的發展,對于醫院的整體持續發展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責任。
在醫院管理上,醫院可以借鑒一些成功企業和國外醫療的先進管理經驗,但是要注意,可以借鑒,但不能照搬。有一個哲學家說過:“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。”畢竟走的路不一樣,終點也可能不一樣哦。不吃全魚,不僅是經商之道,也是醫院管理之道。